张先生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动不动就为一点点小事大发雷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些无名之火来自何方?
这个事情要从5月1日前说起。五一前公司副总离职了,他是大伙公认的最佳候选人。人事命令一公布,新任的经理竟不是他,而是从别的单位调来的人。
顿时,他觉得气愤,他感到窝火,感到不公平。他不能接受这个现实,陷入一种充满敌意的生活方式中,只能每天以牢骚发泄自己的不满,他想换个工作换换心情,但这个公司的待遇还很高,他用发脾气来引起别人的关注,在他发脾气的背后,有一种强烈的声音:给我理解,给我权利!
心理学上用“情绪指数”来衡量人的情绪,其公式为:情绪指数=期望实现值/内心期望值。这一公式告诉我们,在期望实现值确定的情况下,内心期望值高,其情绪指数就低,个人就体验到较多的消极情绪;反之,情绪指数就高,人就体验到较多的积极情绪。期望值越高,心理上的情绪冲突越大,成功带来的满足感越微弱,失败带来的挫折感越强烈。
心理学家把人在面对挫折时的反应的敏感点称为“心理情结”或“心理按钮”。张先生对工作的挫败产生情绪过激反应,通常影射出他在潜意识里仍有些没有得到矫正的心理按钮——恨别人不公平,只有“你输我赢”的观念,当他有了抱怨,眼睛看到的都是负面的事情,所以总会认为现在自己在的公司简直“一无是处”,从而想换工作,寻求一个职场归宿。如果抱这样的心情换工作,轻易放弃了他原本熟悉的工作之后,在新公司工作一段时间后,结果或许会陷入另一个每天抱怨的恶性循环中,有可能会陷入长期失业的轮回之中。
对张先生来说,当前要做的是尽快接受事实。面前的危机,“危”代表着危险,“机”则代表着机会,既要意识到自己危险的同时,也不要忽略当下自己身旁也随时有机会的存在。
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还要警觉到生气的各种讯号:在感到不快、生气、愤怒、伤心时,一旦发觉心跳显著上升,提醒自己调整心理状态:深呼吸,从10数到1,并马上离开现场,就可以避免不良情绪“泛滥成灾”。隔一段时间给自己放个假,换一换环境,自然也换一换心境。不要忽略了多年自己建构的人际网络。与好友聚一聚,侃侃世界杯,谈谈轻松的话题,有时朋友们的有效的提醒,可以帮助自己纠正一些不合逻辑的想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很多时候,一时的失去,反而是长久的获得。
只要不断提醒自己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郁闷压抑的感觉会逐渐消失。把努力的重心放在重新调整工作目标上,一旦重新制定目标,就可以调整自己的心态及脚步,对未来再度充满乐观的期待,良好的工作业绩会得到同事的钦佩,上司的赞赏,工作的乐趣和热忱自然又会回到自己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