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24 浏览:1542
一、党支部基本情况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党总支成立于2009年,下设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现有党员21名,其中正式党员14名,预备党员7名。系部党员由专任教师、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学生等不同群体,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党员队伍。
近年来,在学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系党总支部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认真开展各项工作。教工党支部获评“首批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在学院首批“对标争先”工作中,化学工程系党总支获评学院“标杆院系”、学生党支部获评学院“样板支部”,创建“三岗争先”项目7个,“党员好故事”、“书记好党课”均获得学院“三个好”第一名。建立起“打造五色同心圆,增强师生凝聚力”的党建品牌,有效推动了系部党建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融合发展。
二、案例内容
化学工程系党总支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紧扣要点、抓住重点、突出亮点、聚焦难点,深化思政工作育人体系,开辟“党建+大思政”新路径,全方位推进党建与“三全育人”的深度融合聚力。
(一)主要做法
1.党建引领铸牢“五色同心圆”,建强思政工作全过程
化学工程系党总支紧紧围绕高职教育化工类人才培养目标,以“党建引领、先锋领航、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理念,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中,创新性提出“五色同心”的党建品牌,通过红色引领育爱国之情、绿色相伴养环保之习、蓝色护身成安全之识、橙色同行结爱心之果、白色修炼铸成才之技,不断发挥党员、教师、队员的先锋领航作用,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线上线下融通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思政工作体系,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效实现了党建品牌创建与系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一体推进。
2.双向联结拧紧“一环关键点”,深耕思政体系各维度
队伍建设是党建工作的关键,也是思政工作的关键,是联通“党建+思政”的重要基础环节。打造一支思想政治过硬、业务能力精湛、作风担当优良的队伍,是党组织形成战斗堡垒的中坚建设力量,亦是思政工作开展多维育人的根本底色保障。化学工程系党总支统筹抓实队伍的“引”“培”“扶”工作,建立起一支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管理与教学协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深入挖掘专业课中所蕴含的“安全、优质、绿色、创新”的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各个环节,通过教研教改、课程思政大赛、案例征集等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确保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多维度纵深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
3.实践落地创新“三色河小禹”,培育思政育人新模式
实践育人具有独特优势,是实现党建引领和思想政治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来开展。在探索思政育人新路径中,化学工程系党总支紧密围绕保护莆田的母亲河木兰溪,通过“党支部示范带动+分团委跟进联动+学生全面分散行动”的实践活动模式,引导青年学子投身开展生态保护,以专业促实践,以实践练专业,充分打造了红色引领、绿色恒久、橙色延续的“三色”河小禹,凝练了志愿服务制度化、志愿活动社会化、志愿活动专业化的“三化”原创特色志愿体系,形成特色鲜明、传承创新的宣贯木兰溪治理理念的河小禹“高职样本”。在福建省第三届“母亲河奖”评选中,我系获得“绿色卫士奖”和“绿色团队奖”,并有多名师生被特聘为福建省“校园河长”,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河小禹志愿服务实践项目还获评莆田市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这一常态化、持续性的创新实践的落地,真正推动社会实践成为我系思政育人的“主渠道”、学生了解和服务社会的“大课堂”,切实增强了实践育人的持久力和影响力。
(二)工作成效
化学工程系党总支始终坚持以“大党建”培根,拓展“党建+”工作体系新维度,力求在多元化、深层次的教育实践中,持续打造高质量的红色引擎。同时坚持以“大思政”铸魂,坚定不移地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使命,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基础性、先导性的战略地位,以“大思政”思维一体谋划筑牢高校思政“生命线”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动“党建+思政”工作再上新台阶。
1.发挥党建引领,提升工作融合
在党建引领下,化学工程系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将党建理念融入思政教育全过程,推动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深度融合。通过打造“五色同心”党建品牌、“引、培、扶”强“党建+思政”队伍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有力保障。
2.整合内外资源,形成育人合力
系党总支积极整合校内外育人资源,搭建校地合作和校企平台,实现高校、政府、实践单位多方联动、需求共通、双向共赢,促进多方力量在科学有效的框架内聚合,保障了育人体系的良性运行,达到育人与服务的合二为一。
3.创新思政实践,提升育人实效
系党总支在实践育人、团队协作、创新创业等学生培养方面持续发力,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充分以生态文明教育深化了思政育人实践,探索出实践育人的创新模式,成功将社会实践打造成为思政育人的重要平台。
党建引领是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保障。只有加强党建工作,才能确保思政教育的正确方向和有效实施。以党建引领铸牢“同心圆”,推动“大思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深度融合,方能彰显组织活力,促进党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双融双升。